一直以來,作為全球第四大電商市場的日本,在我國跨境電商賣家的“存在感”是比較低,這與我國與日本的文、歷史等方面有很大的關系,歐美電商市場也足夠我國跨境電商賣家挖掘價值。
但近兩年來,歐美等電商熱土的競爭過于火熱化,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出現了經濟膨脹現象,許多人的消費預算下降,而以日本為代表的新興電商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因此吸引了許多跨境電商賣家進軍日本電商市場。
日本跨境電商前景分析
根據世界銀行國民經濟核算數據顯示,2021年,日本的GDP總量為4.9萬億美元,增速為1.7%,人均GDP為39,340美元。
日本人口總數為1.262億,絕大多數日本人都居住在城市,城市化率達到92%,是全球排名第16位的城市化國家。日本有1.01億互聯網用戶,74.1%日本人會網上購物,人均每年線上支出為1,164美金。
從日本市場條件來看,日本的經濟水平高,人均可支配收入較高,加上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完善,日本跨境電商市場擁有了迅猛發展的優質土壤。據悉,日本人均網購消費是中國人的兩倍,預計到2025年網購滲透率將達到89%。
電商滲透率逐漸提升:疫情的蔓延讓日本電商的發展出現了拐點式的加速,根據數據統計公司Statista發布的《全球電子商務統計報告》顯示,日本B2C電商總收入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430億美元。
線上消費需求日益增強:當下,除了生鮮等保質期較短的食品依舊會選擇在線上購買,其他產品都已經轉移到線上購買。一些人雖然在比較偏遠的地區生活與工作,但是依舊可以通過線上渠道購買所需用品,保持大城市的生活質量。
但是,日本消費理念有著獨特性,日本人格外在意產品的質量和細節,看重線上購物時賣家提供的服務態度,熱衷表達自己對產品的看法,喜歡精致的新品牌新產品,這或許是一些中國跨境電商賣家遲遲無法“爆單”的關鍵原因。
中國商家如何贏得商機
日本消費者最熱衷在線上平臺購買雜貨、電器、美容及個人護理、家居用品等,而我國在這些品類的制造上擁有較大優勢,“中國制造”被越來越多日本人認可。
日本市場對于品質、售后服務的細致追求,也對賣家的能力有較高要求。
對于中國跨境電商賣家來說,進軍日本市場還有兩個優勢:
一是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有許多相似之處,中國跨境電商賣家能夠更容易理解日本消費者的理念,更容易開展本土化跨境電商運營;
二是日本與中國的距離較近,時差僅有一小時,單單海外物流成本就可以為中國跨境電商賣家節省一大筆費用,而且中國跨境電商賣家可以就近開展更多的市場調查以及消費者觀察活動。
日本電商市場主流的平臺有亞馬遜日本站、樂天、Yahoo! Auctions、Rakuma、Qoo10日本站等,其中用戶量最大的是亞馬遜和樂天。
快消品貨源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日本跨境電商發展現狀(日本跨境電商平臺有哪些)